本地新聞Local News (8/15/2013)

學聯會三十週年年會 大會主講人之一﹕龔行健博士


學聯會三十週年年會
大會主講人之一﹕龔行健博士
現任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 才識過人﹐藝文俱佳

  今年的美中西區學術聯誼會年會在九月七日舉行﹐非常榮幸請得中華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NHRI)龔行健院長為大會的主講人。
   龔院長是研究前列腺癌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研究讓我們了解致癌基因和生長激素如何導致癌症的產生﹐他也找出腫瘤惡變的基本原因。同時針對這些致癌基因﹐龔院長的實驗室也參與抑制劑的研發﹐極力尋找出治療藥物﹐可選擇性地滅絕腫瘤細胞。
   龔院長孜孜不倦的研究努力和盡心教導誨人﹐和他一起工作過的人對他都有極高的評價﹐認為他是受人尊敬的領導者﹑導師和同事。他有敏銳的頭腦﹑勤奮和始終如一的善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癌症中心主任Dr. Ralph de Vere White誇他﹕「行健的特殊並不只是他有能力做科學研究 - 很多人可以做科學研究﹐但是他可以把一群帶著向前行﹐這是他特有的能力。」這正是龔院長的理念﹐他非常重視團隊的合作﹐他接下國衛院重擔時曾說過﹕「我多年來的經驗,團隊合作研究是最有生產力的﹐團隊合作研究的成果往往大於個人單打獨鬥所得成果的總和。」

學歷和經歷﹕
   台灣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學士(1969)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系博士(1975)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博士後研究(1976-1977)
   Assistant Professor of Biochemistr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78-1982)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82-1984)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 Microbiology,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1984-1988)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 Microbiology,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1988-1998)
   Associate Director of Basic Science, CWRU Cancer Center (1990-1998)
   Director, NHRI Molecular and Generic Medicine Division (1997-1998)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Medicine, UC Davis (1998-2008)
   Deputy Director and Director of Basic Science, UC Davis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1998-2013)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Medicine, UC Davis (2008-)

曾獲學術榮譽﹕
   Fellow of Leukemia Society of America (1976-1977)
   Faculty Research Award,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1983-1987)
   NCI MERIT Award CA39207, CA46613
   Goodman-Blum Professor in Cancer Research (1997)
   Academician, Academia Sinica, R.O.C. (1998-) 第22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Joan Oettinger Memorial Award (2006)
   Society of American Asian Scientists in Cancer Research (2006)
   Auburn Community Cancer Endowed Chair in Basic Science (2007-)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Medicine, UC Davis (2008-)
   Distinguished Chair Professor of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2010-)
   Distinguished Chair Professor of Taiw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1-)
   龔院長在學術界擁有崇高的地位﹐為人卻極其謙虛﹐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曾說﹕「信仰對我人生影響很大」。他樂觀進取陽光奔放﹐不同場合見到他﹐都是瀟瀟灑灑笑容滿面。他的興趣很廣﹐鋼琴造詣很深﹐在今年初國家衛生研究院舉辦第五任院長交接典禮上﹐龔院長和特聘研究員陳振陽以鋼琴和大提琴合奏,展現科學人的藝文素養﹐很難令人不想到那位敲著大鼓拿諾貝爾物理獎的一代大師 Richard P. Feymann。
   他的哥哥﹐光通訊產業的先驅人物龔行憲博士曾如此說﹕「龔行健從小就希望什麼都要最好、最棒。小學月考,龔行健上午考完試,下午就自動開始準備下個月的考試。這種精神使得龔行健從小到那裏都是第一名。台大化學系畢業時,美國許多好大學都爭相提供全額獎學金,協助他出國讀書。龔行健目前是台灣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在美國也是鼎鼎大名、專門從蛋白質的角度研究癌症的學者。他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擔任教授多年,美國主流非常重視他的研究。」
   學聯會這次能邀到如此傑出的學者龔行健院長來主講﹐為大會添光增色不少。

學聯會三十週年年會 高中學生的節目

 

學聯會三十週年年會
高中學生的節目﹕

1. 首度高中學生的電腦模擬商業競賽
2. 教授個別指導

電腦模擬商業競賽﹐獎金豐厚﹐及早報名
   今年的美中西區學術聯誼會年會在九月七日舉行﹐首度有針對高中學生的競賽節目﹐那就是一早開始的高中學生電腦模擬商業競賽 (computer-simulated Business Competition﹐如下附圖)﹐這競賽有特別的專家指導﹐讓學生們可學習到企業資源的規劃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獲勝的隊伍有獎金﹐獎狀以及公司的特別獎品。首名的獎金是$360 由Cargill公司贈出﹐次名獎金$240﹐ 第三名獎金是$120。競賽時間由上午十時至下午一時卅分﹐頒獎緊接其後。
   這競賽有三項特色﹕
   1. 在密蘇里理工大學和華盛頓大學學生的幫助下﹐制訂策略,一同競爭﹐趣味無窮。
   2. 可獲大學教授們的特別指導。
   3. 推展和執行你所設計的商業計劃
   請及早報名。註冊詳情在http://www.mcasta.org/compete。可參考EPR 2013 的電腦模擬競賽http://youtu.be/_G7e3sqWkuk。

教授個別指導﹐在這2013年裏規劃你的大學生涯
   美中西區華人學術聯誼會年會中特別安排大學教授,為你提供大學裏你所需要的資料。你可以預約和教授會面的時間﹐諮詢不同的大學主修系科,看看教授的意見。這些教授們是從密蘇里科技大學,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大學﹐密蘇里大學 - 哥倫比亞校區,密蘇里大學 - 聖路易校區等等大學來的。
   日期是在9月7日(星期六)從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地點是在密蘇里大學的 J. C. Penny Conference Center。
   請及早報名在 http://mst.qualtrics.com/SE/?SID=SV_bKIOHZVejzzPIuF。

記「海外華文教育名師巡講團」聖路易斯華文教師培訓


多姿多采的中華文化與華文教育的精神之旅
記「海外華文教育名師巡講團」聖路易斯華文教師培訓

  八月十一日,翹首盼望巳久的「海外華文教育名師巡講團抵達聖路易斯市,中西部巡講團由房振三領隊和三位在中文教育方面頗有建樹的專家學者組成,從上午九時起一整天,三位專家為我們作了三場演講式培訓。
   今天,聖路易斯現代中文學校的大廳坐滿了前來聽課的華文教育的工作者和愛好者,其中包括由程寶珠帶領的聖路易斯語言學校和聖路易中華語文學校。培訓由聖路易斯現代中文學校校長劉申主持,總裁黃穎文和校董徐群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詞,他們忙前忙後的為所有與會者服務,以確保各項培訓程序順利進行。
   首先登上講台的是來自泉城濟南的汪靜老師,她是山東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小學部副校長、高級教師。以構建學生樂學愛學的語文課堂為目標,致力於小學語文趣味教學研究,及家庭教育研究。所做課題“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被評為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精品課題。作文教學興趣培養研究《讓孩子們在創作中放飛夢想》獲山東省優秀教育成果獎,並發表於《創新教育》總第79期。著有家庭教育叢書“牽手兩代”小學版第六冊《愛我你就接納我》。先後被國務院僑辦派往加拿大、緬甸、捷克、西班牙執教小學語文教學法。
   她的小學語文教學法:即課堂圍繞“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主線,以“以學定教,因學而導”為原則,就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規律、課堂教學設置的智慧、常用課堂教學遊戲等展開闡述。重點以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中“讀”的訓練,寫字教學中的書寫小規律、寫作興趣培養為例,講述課堂教學設計。汪老師的演講,獲得與會者熱烈的掌聲,她舉例講解示範的案例,對我們一線從海外華語教學的老師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對於啟發思路、開括視野大有幫助。
下午的培訓課,在語言學家盛玉麒博士的講述中拉開了序幕,盛玉麒博士,中國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中文信息研究所所長。主攻:文字學、詞彙學、中文信息處理。兼任:山東省語言學會會長、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副會長、國家語委標準化委員會語彙分標委委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國際中文教學現代化學會理事。
   代表性成果:現代漢語網絡課程、語言文字信息處理、現代漢語根詞屬性庫、字級標註語料庫知識挖掘與中文教學資源庫建設、基於附碼語料庫的對外漢語教學知識挖掘研究。
   盛博士的演講培訓是從語言學基礎講起,漢語沒有形態、缺乏分詞標誌,依靠虛詞和語序表達語法意義。書面語講究修辭典雅、出新避重;口語力求簡明扼要、多用省略;離開具體語境常會出現歧義。漢字累積數万、漢語有限音節,難免同音異形,複雜難辨。探索變化中的不變、發現穩態系統的核心,優化對外漢語教學資源,實現以少勝多、以簡馭繁,是共同面對的挑戰。
   盛博士的漢字教學法,囊括了古今漢字系統,表意、表音、形聲系統與甲骨文字系統。
   盛博士提出的語言學的運用上觀念的更新。華文教育是既非母語又非外語的語言學教育,應該走綜合兼顧的教學道路,釆用生活用語、社交用語到工作用語遞進互補地良性循環。盛博士的演講培訓深入淺出, 讓與會者對漢字從理論到運用有更深層地了解。
   最後壓軸高潮,由“新國學”大師徐宏力博士擔當,徐宏力,教授、博士、青島大學副校長、青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教育部高等院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徐宏力教授長期從事美學與國學研究,尚器物美學而非理論美學,視國學為今學而非古學。堅持走“學理”與“術用”結合的研究道路。出版過《泛美學叢書》、《美學與電子文化》、《模糊文藝學論要》、《學理與術用》、《服裝美學原理》、《論語雙解》、《浮山筆記》等專著,並且在《文藝研究》等國內知名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光明日報》等國內知名媒體曾刊載文章介紹其著作,《新華文摘》等知名刊物轉載過他的文章。徐宏力曾主持完成過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與一項國家級規劃教材。並多次獲得各級各類獎勵。
   本次赴美培訓的題目是《“新國學”及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新國學”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踐中包容髮展的本土文化學說。本土文化是國人立身之根,它在社會實踐中發展著,在發展中吸收著世界優秀文化遺產。我們是華人精神家園的守望者,有責任推動傳統文化進入現代社會,回答現代化所提出的問題,迎接再生的挑戰。中國優秀文化不僅僅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世界。而且在解決現代問題時有自己的優勢,但是這種優勢並沒有充分錶現出來。世界還是在歐美價值觀統領之下存在,這是西方中心主義的偏見。“同而不和”的現實說明,“和而不同”是唯一出路,儒家世界觀值得國際社會藉鑑。
   徐博士在聖路易斯的培訓演講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視頻影像中開始,視頻中表現活字印刷的場面,氣勢宏偉,多種變化,蘊含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後視頻中推出一個“和”字,巧妙地以視頻代話,引出徐博士的“新國學”之運用至當今社會的核心觀點為“和”而不同。徐博士闡述的“國學”和“新國學”,是既繼承“國學”本土文化,又發展地吸收世界優秀文化,勇於回荅現代化社會面臨的新問題“新國學”。從哲學的高度,為我們展示了國學之美和當下中國學者對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對“新國學”前景發展所作出的思考和貢獻。
   聽名師一堂課,勝讀十年書,我們跟隨著三位名師的講述和思緒,走過了一次多姿多采的中華文化與華文教育的精神之旅。
   我們要感謝聖路易斯現代中文學校劉申校長,總裁黃穎文和校董徐群,為我們華語教師辦了一件大好事,對於提升海外中文教學水平,促進美中交流,作出了貢獻。
   另外藉此機會我們要感謝所有為這次培訓義務服務的各位朋友,感謝鮑金平先生不辭辛苦地接待、陪同三位名師遊覽聖路易斯的名勝。感謝京園(Mandarin House)張小姐為我們此次活動提供可口午餐,讓大家在小休時能品嚐到家鄉風味。
   我們期待著更多的中華文化與華文教育的精神之旅!(聖路易斯現代中文學校 張盛報導)

「聖路易台灣同鄉聯誼會」九月一日舉辦校際聯合迎新

「聖路易台灣同鄉聯誼會」九月一日舉辦校際聯合迎新

  繼去年聖路易地區首次校際聯合迎新活動成功後,「聖路易台灣同鄉聯誼會 TAIWAN BENEVOLENT ASSOCIATION OF AMERICA OF ST. LOUIS (TBASL) 」將於九月一日假中華民國僑務委員黃一民先生住所,舉辦聖路易地區校際聯合迎新,並由各校台灣同學會熱烈參與協辦。歡迎台灣留學生、校友、師長及聖路易台灣同鄉聯誼會的會員、家屬前來參與。
   時間:九月一日下午三點
   地址:1138 Wildhorse Parkway Dr., Chesterfield, MO 63005
   費用:會員及台灣留學生免費,非會員$10
   報名:請聯繫各校台灣同學會會長或聖路易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繩建生Claudine Huang(636)346-8497或前會長李漢澤William Li (314)495-2881
   活動由中華民國僑委會與駐堪薩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支持贊助。


國家醫藥衛生研發智庫-- 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成果斐然

國家醫藥衛生研發智庫--
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成果斐然

  座落在臺灣苗栗縣竹南鎮的「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簡稱國衛院),成立於1996年,不同於一般學術研究單位,是以任務導向之醫藥衛生研究為目標,增進國人健康福祉、提升醫藥衛生水準、發展醫藥科技及培育醫學人才為宗旨。2012年12月21日,繼吳成文院士、伍焜玉院士之後,由龔行健院士接任第五任院長。
   國衛院院內研究主要涵蓋四大範疇,包括群體健康科學、分子細胞與基因醫學、臨床研究與轉譯醫學及生物科技與藥物,目前已成立7個研究所、1個研究組與3個研究中心,強調以大方向為目標的群體研究合作計畫,建立核心研究設施及生物醫學資訊平台支援全國生物醫學研究,進行分享研究資源,以合作網絡模式促進國內外研究機構及醫學中心之密切交流,讓我國生物科技的研究發展在有限的資源內,發揮最大的成效,進而提昇台灣醫藥衛生研究水準、視野與能見度。
   16年的篳路藍縷,國衛院在提升我國醫藥衛生研究、增進國人健康福祉上,已鋪陳出五道綿密的執行網路,分別在從事創新性轉譯醫學研究、建立國內外醫藥衛生合作、推動醫藥生技產業起飛、支援全國醫藥衛生研究及執行醫藥衛生政策研究與實證建言上有優異的表現。
   首先在推動醫藥生技起飛上,國衛院擁有台灣生技製藥最傑出的研發團隊,2012年1月成功締造台灣「第一個行政院促成生技成功案例」。這個由國衛院研究團隊自行研發並帶領國內六家製藥產業聯盟共同開發的糖尿病新藥,獲得台灣及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通過執行第一期臨床試驗,開創國內產官學界第一個成功合作的案例,對帶動本土新藥研發的能量,有相當大的影響。
   而在疫苗研發上,自製完成腸病毒71型與H5N1禽流感疫苗,締造國人首度自製疫苗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的佳績,同時完成與產業界的技術結盟,共同推動我國疫苗產業進入新的里程。此外在醫學工程上研發出可應用於子宮肌瘤熱治療的介入式磁振造影技術,將以臨床前迷你豬動物試驗數據為根據,設計並向FDA及TFDA申請進行正式臨床試驗。
   對於從事創新性轉譯醫學研究支援全國醫藥衛生研究方面,不斷有登上世界權威雜誌如細胞(Cell)、美國科學月刊(PNSA)、自然遺傳(Nature Genetics)等專業領域期刊的突破性成果。例如,發現3個亞洲不吸菸女性肺癌易感基因位點,為不吸菸肺癌找到突破性的防治契機;找到人類自體抗癌護衛因子5-MTP,讓駭人聽聞的癌症治療開啟另一段令人期待的自體治療新里程,對人類癌症的研究貢獻至鉅;發現了造成老化的關鍵因子,透過該機制的控制,可以延長早衰小鼠壽命達2.5倍,這是繼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研究所在2003年針對衰老問題提出重大發現後又一全新的突破。
   在執行醫藥衛生政策研究與實證建言及建立國內外醫藥衛生合作上,國衛院針對國內嚴重的醫事人力問題進行評估,做為政府政策的參考。對於各醫院沉重的抗生素濫用問題進行抗生素抗藥性監測,從而改變政府在抗生素健保給付上的政策。2005年禽流感疫情威脅緊迫之際,分別在國家因應策略、疫苗研發及克流感藥物製造上進行緊急任務,研究團隊超乎意料的於18天內成功完成克流感藥物製程演練,不僅穩定社會民心,更促使羅氏藥廠提早售予我國防疫所需克流感,化解國家緊急危難。2011年在塑化劑危害時,緊急召開塑化劑安全劑量說明記者會及聯合國內專家學者進行暴露族群的擴大追蹤,成功扮演國內醫療單位最高智庫的角色。
   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至今不負眾望,成果斐然,未來在龔行健院長帶領下,亦將秉持專業與熱忱,與產、官、學界密切合作,持續凝聚能量,帶動國內生物技術產業向前,進而發展成為國際醫藥衛生科技發展重鎮。


入讀耶魯最多的五所高中的變化  吳曉波

 

耶魯學生來源最多的Feeder高中的變化。圖表來自耶魯校友雜誌。

入讀耶魯最多的五所高中的變化  吳曉波

  美國名校通過歷年的招生經驗和觀察來自不同高中的學生在校園裡的表現,逐漸在對一些高中的教學質量建立起相當的信任後,喜歡招收相應高中的學生。隨著特定高中的學生進相關名校的增加,那些高中似乎變成了為這些名校培養人才的基地,這就是美國人常說的某高中是哈佛或耶魯的Feeder學校。
   以前大家談到Feeders多半是指私立高中,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延伸到美國的公立高中,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在同一城市裡一所高中的學生進哈佛比進耶魯容易的原因。實質上,耶魯把這種傳統也應用到了在中國的招生,像耶魯喜歡招湖南長沙的與耶魯有淵源的雅禮中學和其它外國語學校的學生。
   近期耶魯校友雜誌列出了入讀耶魯最多的五所高中的名單,尤其比較了前後五十年的學生人數的變化。從1957-1960的四屆耶魯本科生中,波士頓郊外的Andover,位於新罕布什爾州的Exeter和St Paul, 新澤西州的Lawrenceville和康州的Hotchkiss, 這五所私立高中共有682位學生在耶魯讀書,佔當時耶魯本科生的20%左右。1957年耶魯來自公立學校的學生佔43%, 這個比例雖然仍比私校少,但與上世紀初相比,已有所提高。
   現在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都是公立學校的學生超過私立學校的學生,耶魯公立學校的比例大概是56%。五十年後的2007-2010年的四學年裡,向耶魯輸送人才最多的五所學校仍為私立的著名高中,但人數則大幅度減少到192名,不及耶魯總學生數的4%。五所學校除Andover和Exeter還榜上有名外,另外三所則被重新洗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位於南加州洛杉磯附近的Harvard-Westlake以42名列首位。
   我們應該說,從682到192的變化是使培養耶魯學生的私立學校不是那麼集中而是更為分散了,因為私立學校的學生仍然佔耶魯學生44%的這樣一個相當大的比例。私立學校畢竟在全美國占所有學校的相當少,特別是考慮到美國五十年來人口的高幅增長致使公立學校的學生大量增加的情況下。美國教育部的統計資料表明,2010年的公立學校的高中生是私立學校的十倍左右。私校學生被名校錄取的優勢仍然十分明顯,2002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向常春藤盟校輸送最高學生比例的前100所美國高中,94所為收費昂貴的私立高中。 (作者聯繫電郵:wu_xiaobo@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