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甘泉》——休士頓
熱烈祝賀《歲月甘泉》演出獲巨大成功 (休士頓《歲月甘泉》合唱團員宋麗珍5/19/13) 大幕雖落音繞梁,今天各界人士還都在談論,說昨天的《歲月甘泉》演出很精彩,氣勢恢弘,動人心弦。尤其在我們知青的眼裏,它依稀有《長征組歌》的氣勢,又似《黃河大合唱》的風格,它是我們心目中的《東方紅》......
2013年5月18日的下午,由霍東齡先生作曲、蘇煒先生作詞的大型交響敘事合唱組歌《歲月甘泉》在休士頓精彩獻演,它唱出了中國知青悲壯的史詩,帶我們走進了那個奇絕崢嶸的歲月。
參演的知青親身經歷過那個難忘的歲月,他們對歌詞體會深,對旋律有共鳴。不少人在歌唱時不禁涕淚滂沱,來不及擦去,融入蒼勁的歌聲。不少聽眾也是老知青,他們的眼淚也在歌聲中飄灑,歲月倒流,魂飛萬里。演出之後,全場沸騰了,不止是鼓掌和歡呼,不止是鮮花和閃光燈。蘇煒先生情不自禁地走上台,沖演員們豎起了大拇指;指揮蕭楫和鋼琴伴奏蕭桐姐弟倆也揮舞著鮮花向演員們致謝;演員們為自己的成功而歡呼,紛紛用各種組合來攝影留念。
《歲月甘泉》在休士頓的演出是繼美國耶魯大學、紐約、印第安那、華盛頓和芝加哥之後的第六場。康州來的7個發燒友參加了在美國的全部六場演出,有的人還去了澳大利亞,在悉尼歌劇院一展歌喉。
休士頓參演者104人從去年九月就開始練歌,達拉斯參演者44人,還有從康州、芝加哥、印第安那來的11人。經過大家八個月的共同努力,打造出了藝術的精品。這場節目也是兩岸合作的成果,臺灣香港人占演員的一半左右。 為了增加對那個時代那個人群的理解和體認,他們每週讀一篇知青插隊的文章,使自己更快地在歌唱中進入角色。
唱的既是知青的歲月,我知青聯誼會自然全力投入。知青聯誼會接受了演出的五大任務,它們是:演出前的捐款和賣票,演出時的表演和後臺服務,還有接待外地來的演員。知青歌者有二十多人,參加後臺服務的有十多人。
為什麼那個特殊時代的特殊群體的特殊經歷會感動那麼多人?顯然它體現出了人類的共同情感,是愛和青春在備受壓抑之後的噴發式釋放造成了強烈的表現。《歲月甘泉》在美國的華人社會象雪球似的越滾越大,下一個演出地據說是達拉斯,肯定休士頓的歌者們又會北上了。據說這個演出還可能登陸歐洲,到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去綻放奇葩。 觀《歲月甘泉》 (八旬老人 虞岳蓀 曾敏 5/21/13)
上週六的下午,我們一家人和朋友一同觀賞了大型交響樂敘事合唱《中華旋律,歲月甘泉》的演出,我們是含著眼淚聽完《歲月甘泉》組歌的。音樂會雖已在觀眾熱烈的喝釆聲中落幕,而我們心仍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它把我們帶回到那個特定的年代,與數以百萬計的家長一樣,經歷著子女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巨大浪潮。那是一段對子女前途關懷、期盼、憂心、迷茫、無助的歲月,至今令人難忘。歲月飛逝,時代巨變,如今我們的女兒已站在今天的舞臺上,傾情唱出自己的心聲。我們深深感謝《歲月甘泉》的詞曲作者,感謝蕭楫老師和參加演出的歌唱家和愛樂者( 特別是不辭辛勞前來共襄盛舉的外地朋友),感謝為成功演出付出辛勤勞動的工作人員。您們犧牲了多少休息時間, 付出了多少心血,使得我們有幸欣賞到如此氣勢磅礡,如此悲壯感人的音樂盛宴,您們辛苦了。稍感遺憾的是數百人九個月所創造的精品只在休士頓演出一場,太可惜了。
作為在四川雅安工作和生活了近半個世紀的我們,十分關心上月發生在雅安的地震災情。聽聞此次音樂會的餘款將全部 捐獻救災,我們深深感謝各界的善舉。海外華僑華人歷來在袓國有難畤,總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處處體現了同胞情深。只要人人都充滿善心和愛心, 世界會更加美好。 參演《歲月甘泉》的隨想 (休士頓《歲月甘泉》合唱團員季春群 2013年5月)
經過將近9個月的時間,在指揮肖輯老師的指導下,通過150多位合唱隊員及領唱的共同努力,《中華旋律─歲月甘泉》大型敘事知青組歌交響合唱音樂會在5月18日星期六下午圓滿地落下了帷幕。看著那些演出後久久不願離去的觀眾,站在舞臺上的我心中異常地激動。我為我們所有參加演出的朋友們感到驕傲。也為我能夠作為一個知青,一名合唱團員及今年當值的休士頓知青聯誼會會長參加這次演出而感到自豪。我們9個月以來在一起詠唱並感歎那難忘的歲月,感念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經歷和走過的千山萬水,雖然不再年輕,但是我們依然晚霞若金。當最後幾句“感念人生,感念土地”,“向今天,獻上我們的愛心;向未來,獻出我們的驕傲”伴隨著激昂的交響樂曲終的時候,熱烈的掌聲伴隨著我們每個人眼中的淚水久久不能平息。這是休士頓有史以來僑界文藝演出中的一個壯舉。
一台音樂會的成功離不開優秀的作品和指揮。在此我們要感謝霍東齡和蘇煒兩位詞曲者的貢獻。沒有那美妙,宏偉的樂章和感人的歌詞,就不會有我們這樣激動人心的時刻。當然肖輯老師也是我們心中的明星。同時一台音樂會的成功也離不開我們所有合唱團團員。在此我代表知青聯誼會感謝那些為這次演出無私奉獻的知青朋友們,他們為這台音樂會奉獻了無數個週末。沒有他們和其他合唱團成員的共同努力,很難想像會有這麼感人和成功的音樂會。他們用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人生,唱響了這台震撼人心的樂章。當然還要感謝我們聯誼會成員郭紅女士,她為這台音樂會的票務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被音樂會的組委會稱為推票女皇。特別要感謝的是我們聯誼會派出的“八大金剛”。他們在楊家驊先生的帶領下,默默地工作在舞臺後面,為整台音樂會提供了後勤支援。他們都是已過60處於若金的“年輕人”。他們雖然不能像十八、九歲的年輕人那樣在離地面六十公分高的舞臺上跳上跳下,但他們爬上爬下,任勞任怨,滿頭大汗的身影,讓所有的人感到敬佩,使我們又一次看到了40多年前我們知青在田間勞作的情景。
《中華旋律-歲月甘泉》雖然落下了帷幕,但是餘音還繚繞在我們的耳邊。他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我們聽到了無數的讚揚聲,很多觀眾為之流下了激動的眼淚。但是我覺得最值得稱頌的是我們這一代知青無私奉獻,任勞任怨,面對苦難,不屈服,感恩的精神。他們既然能夠在苦難中挖一口深井,發掘甘泉,也一定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感念人生,奉獻愛心,永保青春。再過若干年,當我們回憶往事,感念人生的時候,我們會自豪地說: 雖然我們的青春時期是一個坎坷的年代,但是我們在那艱難的歲月中挖掘了縷縷甘泉,並且在我們的若金時期在異國他鄉用歌聲抒發了我們的情懷。最後我想說,青春已成回憶,回首充滿激勵。(聖路易歲月甘泉合唱團提供)

今年五月十八日休士頓《中華旋律、歲月甘泉》壯觀的音樂會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