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聞Local News (6/10/2010)

西來寺慧濟法師聖路易闡釋「智慧法門」要義

慧濟法師演說

聖路易禪淨中心監寺妙涵法師謝謝慧濟法師精闢的演說

專心聆聽的信眾們

「智慧法門」,脫離煩惱,常想一二
佛光山聖路易禪淨中心佛學講座,西來寺慧濟法師闡釋「智慧法門」要義

  【聖路易新聞記者吳信輝訊】佛光山聖路易禪淨中心於本週六(2010年6月5日) 上午10點到12點,舉行福德威海佛學講座,特別邀請佛光山西來寺住持慧濟法師,以「智慧法門」為題,為聽眾闡釋如何學習佛陀的智慧,脫離人世間的煩惱。慧濟法師以生活中的例子,為聽眾說明精深的佛學要理,包括:五蘊、無常、空、因緣和合等。並以「學佛要有信心,不要放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勉勵大家快樂地學習佛法,慧濟法師幽默、簡單明瞭的演說,讓現場六十餘位聽眾共享佛學、佛法的灌溉,受益良多。

  演講一開始,法師首先提問:「你們來到人世間這麼久,有沒有觀察到什麼樣的道理與智慧,而人世間所瞭解的道理與智慧,跟佛陀的智慧有什麼不一樣?」法師說:「佛陀的智慧就是要瞭解生老病死,佛陀放下榮華富貴,希望從生命的輪轉之中,找到解脫的方法,因為老病死這三件事情非常不可愛,帶給我們煩惱、痛苦。」法師再問:「佛教追求的快樂跟一般人世間的快樂有沒有什麼不一樣?」他說:「是的,佛教追求的是沒有煩惱的快樂,是所謂的『法喜』,證得涅槃的快樂。所以說,佛教跟世人講空、講苦,不是空談,主要是讓你瞭解世間的實相,世間到底是一回事?以佛教的立場,煩惱是不存在的,因為佛教是用一種智慧去看待煩惱,而這智慧,正是佛陀的智慧,我們要學習的佛法。」

  法師接下來以生活例子為聽眾闡釋「五蘊」、「因緣」等佛學要理,告訴大家佛教的修行真的有辦法破除煩惱。法師以一個銅板敲不響的例子,說明「因緣」的概念:「世間所有的東西,都是因緣成就的,才會造成結果,煩惱是因緣和合,只要因緣不和合,煩惱不存在。」法師也強調佛法是一種很科學、可以印證的方法,學佛的過程,就是在做實驗,實驗煩惱是不是空幻虛假的,並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經文勉勵大家:「有智慧的人,不會執著因緣和合的事物。」法師引用「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說明沒有因緣,就沒有今天的我們存在。

  慧濟法師鼓勵聽眾做一個具有「正觀、正見、正信,正信」的佛教徒,因為「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千百生,終不墮惡趣」,只要對佛法有信心,就會產生力量。修行的同時也要時常注意不要產生貪瞋癡慢疑。演說最後,法師期勉大家做個快樂的學佛人,因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學佛是困難的,障礙很多的,鼓勵大家「學佛要有信心,不要放棄」。聖路易禪淨中心監寺妙涵法師補充說:「讚嘆慧濟法師在修行上的成就及佛教教義上的觀行修行,讓大家在兩個小時的演說中體驗到這麼多佛法的精要。」妙涵法師也以「常想一二」作為回應,期勉大家努力修行。

 

 

2010年“中華日”回顧

2010年“中華日”回顧

2010年5月15、16日,一年一度的“聖路易斯、中華日”活動在植物園熱烈登場。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由何江英老師帶隊、作為主要協辦單位之一的聖路易斯中文學校表演隊以多個精彩表演給觀眾們留下深刻印象,並獲得廣泛好評。
在活動中,聖路易斯中文學校的表演參與到FASION SHOW 民族舞蹈環節。新疆舞和彝族舞均在表演和編排上令人耳目一新,其中彝族舞更是獲得叫好聲一片。
5月16日下午,在以聖路易斯中文學校表演為主的專場演出中,舞蹈大班的男女同學們身兼數職,表演了多個舞蹈。舞獅隊,舞蹈中班,太極班的加盟,為表演增色許多,給現場觀眾帶來了美的享受。聖路易斯中華語文學校的高林老師也在其中表演了一段精彩的武術。
  中文學校的歐陽瑩瑩、張孔萍兩位同學堪稱最忙碌的演員。兩人不僅參與到該校參演的多數舞蹈中,更表演了雙人舞《敦煌》,令人驚豔非常。何江英老師表示,歐陽瑩瑩同學從小有著深厚的芭蕾基礎,對舞蹈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接觸到中國民族舞蹈之後,她感覺民族舞蹈的精神和精髓更吸引自己,便毅然放棄了芭蕾選擇專修民族舞蹈,這種精神令人感動;張孔萍同學舞蹈基礎比較薄弱,但練習投入,表演中感情充沛,也是非常適合進行獨舞表演的演員,看著演員們成功的演出,何老師表示多年來的辛苦沒有白費。
  值得一提的節目,還有鄒艾麗同學的古箏獨奏。從師不久的她,勤學苦練,悠雅的琴聲如珠落玉盤。
  作為16日當天的壓軸演出,旗袍舞《小城雨巷》堪稱全場最佳,獲得掌聲最多,令所有表演圓滿落幕。
  “好花還得綠葉扶”,台前幕後,還有很多默默奉獻的工作人員:舞蹈中班的吳雅敏老師,分管音樂的陳慧靈副校長和吳年年先生,分管服裝的馮詠梅校長,報幕的徐嘉儀小姐,負責餐飲的徐希友夫婦,林秀清和麥務英女士,等等。
  何老師表示,她已經準備好了明年“中華日”表演的劇本,期待屆時可以帶給觀眾更多精彩的表演,並傳播中華文化。
  “中華日”期間,在梁曉烽董事長和趙艷芬女士的帶領下,學校部分董事和職員們冒著寒風在攤位為學校作宣傳,精神十分可嘉。聖路易中文學校感謝大家為傳播中華文化所做的努力與貢獻。
  聖路易中文學校2010年秋季班將於8月29日開學,竭誠地歡迎舊雨新知返校就讀。詳情請到學校網站查看stlcls@rocketmail.com。(聖路易中文學校張璐,馮詠梅女士供稿)

聖路易紅雀隊慶祝亞裔傳統日

參與亞裔傳統日欣賞球賽的亞裔社區居民合影

聖路易地區日本傳統社團即興演奏日本傳統古調

聖路易紅雀隊慶祝亞裔傳統日
觀賽民眾瞭解亞裔族群文化特色

  【聖路易新聞記者吳信輝訊】美國職棒大聯盟聖路易紅雀隊本週六(2010年6月5日)在對密爾瓦基釀酒人隊之比賽中,舉行了本年度的亞裔傳統日慶祝活動,不但提供優惠套票給亞裔社區居民觀賽、享用美味的賽前1.5小時的無限自助餐、紅雀隊退休球員簽名會等特別活動外,各項賽前亞裔傳統文化的慶祝活動也提供美國當地民眾瞭解亞裔族群文化特色的機會。
   繼去年2009年7月30日星期四晚上舉辦的第一屆的亞裔傳統夜活動,今年聖路易紅雀隊再度與亞裔社區組織、團體合作舉辦了本年度的亞裔傳統日活動,聖路易華人公司Ariel Premium Supply, Inc熱情贊助該公司亞裔員工觀賞比賽與美國亞裔青年專業協會(YAPA)的積極宣傳,也為本活動增加不少亞裔居民觀賽的民眾。本年度的亞裔傳統日訂在週六的下午,吸引了滿場的觀眾前來欣賞比賽,今年雖然取消了去年非常轟動的球場繞場儀式,參與的亞裔社區居民也較去年少。但是在福特廣場中(Ford Plaza),亞洲太平洋不同族裔的居民,包括聖路易地區日本傳統社團即興演奏日本傳統古調等,紛紛上台表演該國的傳統文化,依然吸引本地觀賽的民眾駐足觀賞。
今天紅雀隊與釀酒人隊的比賽,非常精彩,紅雀隊從一局下半取得四比一領先後,在六局上半被釀酒人追平比數,比賽九局後進入延長加賽,直到第十一局下半才由雷斯蒙斯(Colby Rasmus)以再見安打一分險勝釀酒人隊。

聖路易紅雀隊退休球員簽名會

 密蘇里州批准AmerenUE電費漲價要求

密蘇里州批准AmerenUE電費漲價要求
一般家庭客戶每年將多支付一百零八元

  密蘇里州監管機構於日前批准了AmerenUE要求提高百分之十電費的提案,AmerenUE一年將可增加二億二千六百三十萬美元的收入。
   新的電費預計將在6月底生效。根據密蘇里公共事業委員會的估計,一個典型的家庭客戶每月使用1,100千瓦小時(kilowatt-hours )的電力,每年將多支付約108美元。此次漲價是總部位於聖路易的AmerenUE三年內第三次漲價,AmerenUE是密蘇里州最大的電力公司有120萬客戶。
   AmerenUE原先要求4.02億美元的漲價,但公共事業委員會投票以四比一通過漲價二億二千六百三十萬美元,AmerenUE表示需要增加收入來彌補燃料價格上漲,高融資成本和提高供電可靠性所作出的投資。
   通過的漲價中包括一百萬元幫助低收入客戶的試驗計劃,減少 AmerenUE允許的淨資產收益率或利潤(由原先的百分之十點七六降到百分之十點一)。AmerenUE超過半數的漲價是支付更高的燃料成本,包括從懷俄明州運送煤炭的成本。其餘一半的漲幅是要支付更高的融資成本和提供資金給增進電廠與涵蓋兩萬五千平方英里的電線桿和電線網絡的可靠性。
   委員會並批准五千八百萬元用在樹木修剪和基礎設施檢查的費用,以幫助AmerenUE符合在二零零六年與二零零七年發生的一系列大型停電後產生的新規定。


聖路易太極推廣者王錤女士專訪

密大聖路易分校太極班

Friendship Village老人中心太極推廣班中的學員們專心練習太極之八段錦套路第一式:雙手托天理三焦

太極研習會

太極研習會

太極新秀嚴柯示範太極

高中生劉婕婕在聖路易中文學校帶領低班學生練太極

 

聖路易太極推廣與發展概況,聖路易太極推廣者王錤女士專訪

  【聖路易新聞記者吳信輝專訪訊】太極,可說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有人把太極歸納為武術的一種,也有人將太極歸納為氣功的一種,眾說紛紜,不論各家的學說理論為何,太極目前在美國,對於美國人來說,已經是一項極為熱門的運動,以大聖路易地區為例,聖路易市的著名的年度活動:Open Streets,已經將太極列為官方正式的活動之一。而為什麼健身的運動那麼多,太極可以吸引他們的的眼光進而學習呢?亞裔族群與移民,學習太極的人數,相對於他們來說,是比較少的,亞裔族群與移民似乎更偏好於瑜珈(Yoga,源自於古印度的修身養心方法)、彼拉提斯(Pilates,結合瑜伽、舞蹈和體操等東西方的運動)等。本次專訪的王錤女士,除了是一位擁有太極認證教學執照的太極教學者,同時也是大聖路易地區極富熱情的太極推廣者。王女士將對太極的愛好實踐於實際的太極教學之中(一周有超過八堂以上的太極教學,對象不分老少),有感於大眾對太極缺乏正確的認識,她也極力地推廣正確的太極概念,網路上以英文撰寫之太極相關的文章,超過八十篇以上,每一篇皆以淺顯的解釋,讓閱讀者可以容易地瞭解太極的觀念。聖路易新聞很高興有這一次的機會專訪王女士,除瞭解太極在大聖路易地區實際的推廣狀況外,也希望藉由王女士專業的經驗,釐清一些大眾對於太極的錯誤認知,同時,王女士也同意無償地將她的英文推廣文章,免費轉譯為中文,給更多亞裔社區的同胞瞭解太極的奧妙。

  太極發展歷史
   回顧太極發展的歷史,有關於發展起源的學說迥異,但是大體上來說,太極是中華文化幾千年文化累積出來的東西,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中國帶給世界的禮物。太極的奧妙,也引起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注意,例如以日本為例,日本人是中國對外開放之後,在訪問中國大陸的政經訪問考察團中,第一個提出要去陳家溝(現代太極的發源地)參訪的國家。因此,也有此一說,日本目前熱門的合氣道,推手,靈氣Reiki等,皆源於太極。不論各種發展起源的學說為何,我們可以簡單的說,太極概念的源由,約略是由易經的內容發展而來:「無極生太極,兩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像生八卦」,經過時間的演變,有歷史學家推論,太極的宗師是張三豐,張三豐從白鶴與蛇打鬥的例子,發現:「以柔可以克剛」,這就是太極的基本原理。有的學者說太極的概念跟春秋戰國時代孫子兵法講的內容相通:「應用自己的優勢取勝,不一定是武力上的強勢,太極就是用這樣的概念。」也有學者說太極是一種武術,如果以武術的門派派別來將太極分類的話,太極是屬於內家拳。(中國的武術,可以區分為外家拳、內家拳,外家拳有螳螂拳等,內家拳有武當、太極、八卦等。)雖然,太極被歸納為內家拳的一種,但是王女士說:「太極練到極致的話,其實是將外家拳、內家拳合一的」。而太極是何時從一個概念演變到一個正式的武術門派呢?歷史學家歸納,太極的發展,到三百多年前,陳王廷正式編撰出一套太極套路之後,奠定了往後太極的開花結果,在一百多年前,跟陳王廷後人學習的人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太極派別,包括:楊式、吳式、武(郝),孫式太極等,而近年來發展的派別大多就是從陳式與楊式衍生出來。而美國社會對於太極的瞭解,起源於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到中國戰區的合作,在一些休閒娛樂場合中,強調外在力量的美國人被他們認為的瘦小的太極師傅打敗,吸引了他們對於太極的好奇。此外,另外一個太極歷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鄭曼青先生,他不但將太極發揚光大,也將太極推廣至美國。(鄭曼青先生創立鄭子太極拳,主要傳承於楊式太極,楊式太極第三代掌門人楊澄甫將楊式太極傳給他。)中國在1970年代開放之後,中國本地各太極門派的掌門人也積極的到海外推廣,也形成了美國另外一次學習太極的潮流。另外,有人會問:「太極與氣功,究竟有什麼差異?」王女士回答說:「氣功的歷史更為悠久,種類也非常的多,太極要培養內氣,套路,所以也算是氣功的一種,所以練太極,也是練氣功的一種。」

  練習太極的好處
   雖然太極在中國剛開始興起的目的是用於強身及抵抗外侮,但是傳到美國來後,許多研究也陸續發現太極對身心平衡與寧靜相當有幫助,太極可以視為一種慢速的芭蕾舞,不只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療法,不但對身體功能的促進與減緩老化有功效之外,對於日常生活的活動,如走路與提東西等活動,皆有明顯的改善,更神奇的是太極居然對於心理及精神也有幫助。太極的一些特性歸納如下(參考汪忠川「太極拳與健康促進」一文):一、太極是一種中等程度的有氧運動。二、太極是一種全身每一部位緩慢且連結的運動,從開始到結束,每個動作強調虛實分明、相互結合與綿綿不絕。三、太極也是一種強調精神與意識的運動,強調放鬆。太極的一些功效歸納如下:一、太極可以增加平衡感及預防跌倒。二、太極可以降低壓力及減緩憂鬱情緒。三、太極可以增進心肺功能。四、太極可以促進微細血管循環。五、太極可以降低血壓。六、太極可以改善血脂肪代謝。七、太極可以降低骨質流失,預防骨質疏鬆。八、太極可以增強免疫能力,改善內分泌代謝,及防止老化。王女士說:「如果你上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期刊文獻檢索系統查詢(PubMed)太極的相關研究,你會發現很多以醫學觀點來研究太極的有趣文章。」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Michael Irwin博士以實證研究說明了太極可以增加免疫系統的能力(http://www.today.ucla.edu/portal/ut/integrative-medicine-154030.aspx)。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的Shin Lin博士則是建立了一個研究身體訊號與能量關連性的研究室(http://mindbodylab.bio.uci.edu),探討了很多太極與身體訊號、能量的關係。美國東部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助理教授,同時也是醫生Gloria Y. Yeh(http://connects.catalyst.harvard.edu/PROFILES/ProfileDetails.aspx?Person=GYY1)則是說明太極是一種藥,她以太極與有氧體操的對照組比對做研究,發現太極可以有效使病人的身體恢復,同時,藥效的持續性也較其他運動久,她宣稱,太極是根本改變體質的一種方法。專訪的同時,記者也走訪了她所任教的兩個太極(拳)教學班級,包括較為專業的班與位於Friendship Village老人中心的太極推廣班,令人驚訝的是,老人中心的太極學員們雖然年紀皆超過八十歲以上,但是學習的熱忱與專注並不亞於專業的太極學習班,記者在課後也訪問了老人中心的學員們,他們說:「太極顛覆了他們對於運動的傳統印象,練習太極不但可以強化他們身體的機能,同時心靈也感受到一定程度的改變。太極為她帶來更多的能量(Sylvia)。練完太極給她給多舒適與放鬆的心情,可以更放鬆控制你的身體。」

  聖路易地區太極發展歷史與概況
   聖路易太極發展大約有四十年的歷史,王女士謙稱她只是一個有熱情了後學,Justin Meehan(律師), Anna Lum(華裔), Tuey Staples都是聖路易太極發展歷史中,很重要的人物。而在聖路易地區,要如何學習太極呢?王女士說:「目前聖路易地區的太極老師至少有二十幾個,可以學習的門派包括:吳式、陳式、武當門派等,著名的老師包括朱敏輝、蔡鷹夏、高尚、JUDY ZHAO(趙艷芬)、方蕙、SAM LIN等人,學生可以依據地點、區為或是門派的偏好,選擇適合的老師。」王女士也補充,她正嘗試將聖路易的太極教學聯絡往建立起來,讓更多亞裔的社區居民更容易接觸到太極,她說:「今年六月會會舉辦太極比賽,希望可以藉由這一次的交流,串連更多資源。」最後她補充道:「太極沒有宗教的色彩,所以,非常適合各界一起練習,甚至她的很多學生之中不乏基督教徒。」

  我該怎麼練習太極?
   打太極,對身心靈都有很大的幫助,加上練習太極是很便宜的或者是幾乎免費,王女士積極推廣太極,她說:「練習太極的基本心法,簡單的說法就是學習如何四兩撥千金,著重在呼吸,氣的運作上。
講究協調與動作的合一。學習太極的入門,不管你學的是那一個門派,要注意每一個門派的動作、呼吸、內在的運作。同時,老師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因素,每一個老師的程度不一樣,也會有不同的體會、互動與糾正學生的方法,可以多方比較,找到最適合的老師。同時,練習太極最重要的是姿勢正確,王女士不建議看錄影帶,因為錄影帶有很多缺點,例如:方向是相反的等。經過這一次的專訪之後,王老師也會持續與聖路易新聞合作,將她的英文推廣文章透過翻譯為中文的方式,讓更多的亞裔社區讀者瞭解太極的奧妙與釐清對於太極的迷思。

  王錤女士的太極推廣文章: http://www.examiner.com/x-16087-St-Louis-Tai-Chi-Examiner。